我们正处在一场深刻危机的边缘。
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切其实都只是表象。比如——
- 互联网巨头遭遇集中的反垄断指控,教培行业一夜变天,房地产市场风声更紧……各行各业都在重新思考发展逻辑;
- 高校毕业生再次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2022年度国考人数达到213万,最抢手岗位“两万里挑一”,中国的人口迁移、就业导向悄然转变;
- “碳达峰”“碳中和”“ESG”等专业名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COP 26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上,中美释放全球合作的乐观信号。
深层次的逻辑是,技术红利衰退、创新不足导致产能过剩,旧体系效率下降。
根本解决之道就是通过创造新的技术,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工业革命。这一次,全世界选择的是“绿色革命”。中国的行动则更为迅速。
我们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许多人心里满是问号——中国经济究竟在往何处去?个人决策又该做怎样的调整?
01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今年中国GDP将增长8.0%,明年增长5.6%。
毋庸置疑,中国的发展,已经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2021年,最高层提出了新时代的两个关键词,一是共同富裕,二是双碳,它们都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系列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让这些关键词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持续的人口变迁决定了发展逻辑的巨变。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阻碍资源流动的“墙”被一个个打掉,“大都市圈”将成为城市的标准形态,并源源不断地从全国虹吸人口,“抢人大战”成为城市竞争的新形式。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3.76亿人,已经占到城镇人口9.02亿人的41.6%。2010~2020年间,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而中部、东北地区人口比重则有所下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段成荣指出,“乡土中国”已经转变为“迁徙中国”。
另一方面,据统计,中国人口的峰值将出现在2025年,随后人口红利将开始衰退;与此同时,高学历的人口占比越来越高,人口素质逐步上升。
这必然要求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该淘汰的淘汰,该转移的转移;未来,我们需要通过对工作技能和创新科技的投资,提高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
中国人口在数量、地理上的变迁意味着,人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要素,“以人为本”也成为了政策制定的核心指向。
从这个逻辑上看,弥合阶层差异、治理生态环境,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从中期来看,全球一体的气候行动正在引领产业格局之变。
在刚刚过去的COP26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重申了“3060”气候承诺;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中美还发表了联合声明,将在未来十年携手减缓全球变暖。
而在11月14日召开的“2021凤凰网财经峰会暨天籁思享荟”上,马光远、秦朔等重磅嘉宾立足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以“都市圈时代下的新格局,新机遇”为主题,从国家大政策中捕捉未来最大的投资机遇。
经济学家马光远预计:“‘十四五’规划提到将大力打造的绿色产业、战略产业、未来产业中,会崛起一批重量级企业。”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将助力双碳视为自己的使命,不仅积极探索零碳转型,还主动出击布局新能源产业。
马光远提到,如果单独看新能源行业,“你会发现中国目前在全球的竞争力很强,全球前十的新能源企业里面,基本上有一半是中国人在做”。
新能源领域,已经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新战场。
从短期来看,全球抗疫曙光初现,个人投资面临新的经济环境。
全球经济并未完全复苏,货币大放水尚未见顶,多国面临通胀压力,每个人都在寻找能够抵御通胀的核心资产。
此外,随着近期世界多国匆忙“解封”,势必对经济格局造成一些影响,全球复苏愈发不均。
面对这些信息,普通投资者很有可能“饥不择食”,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而马光远则表达了对中国经济韧性的信心: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到2019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危机,中国都成为了全球的“避风港”。
“根据我这么多年对中国经济的观察,我发现,当大家对于中国经济非常担心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经济都会迎来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只有将这些由远及近的经济趋势读懂看透,我们才能如此从容地观察与思考,我们的投资决策才有坚实基础。
02
时代大潮汹涌而来,个人需要更多智慧,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既关系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也决定了个人生活的安宁祥和。
有一件事,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月初,当“囤货”的人群占领全国大小城市的集市商场,有一座一线城市却不为所动,照样过着小日子,保持着淡然与定力。
这座城市,就是广州。
这种反差,很好地展现了广州的精神特质:不跟风,不张扬,安安静静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正经事。
还有一点很关键:在全国四个一线城市里,广州的房价收入比为37,远远低于北上深的62、65、57。广州的这个数字,最让人心生羡慕。
正因广州开放的性格和友好的生活成本,它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年轻人、创业者保持了强大的吸引力。
在中国的人口流入图谱中,广东省位于全国第一,其中广州和深圳常年位居前三。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在“2021凤凰网财经峰会暨天籁思享荟”中指出,大量的人口流入,给广州创造了两个优势:
第一,促进了城市的年轻化。因为来的很多是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各种各样的创业人才,地方的支持也很多,降低了人口老龄化程度;
第二,增强了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力。与本地人不同,外来人有很强的危机感,更有活力。
目前,广州的经济水平概括来讲,就是“低调的先锋”。
先看数据: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1919家增至2020年的1.2万家,增长了6倍,广州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数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再看规划:广州的中新知识城已经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得到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鼎力支持,可以获得很多高层次的政策支持,便利度很高,有助于进一步解锁城市的科创力量。
在这些新动作之外,广州的传统优势也在不断巩固:除了汽车产量是全国第一,广州的跨境电商进口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
一切都表明,广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机遇之城。
1990年即到广州发展的秦朔,更是对这座城市的未来有着坚定的信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需要广州去担任探索、开拓的使命和任务的时候,它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在秦朔看来,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各具特点:北京是“天下”的概念,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央企几乎全部都在北京,还融汇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极其特殊。而上海则通江达海,是国家的金融中心。二者都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它们成为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功能聚合地。
而广东城市的发展则没这么多先天优势,反而是得益于其率先实现市场化和国际化,靠着本地的人民群众、大量的全国各地的有梦想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把广东推向了经济发展的前沿。
一言以蔽之,广州是一座靠着内生的力量蓬勃发展的城市。靠着藏富于民、藏智于民,它总是“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它会给你一些惊喜”,不仅诞生了以微信为代表的超级APP,还支撑起了SHEIN、完美日记这种新消费、新时尚品牌的发展。
秦朔认为,“广州未来的机遇,就是跳出广州看广州。别人发展得好了,广州会发展得更好。”
在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时代,广州稳坐“老大哥”的地位,以其开放和创造力统合周边资源,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的进步。目前,广佛、广清、广深的连接性越来越好,资源外溢越来越多,正是区域共同发展的成就。
这已经充满了想象空间。
然而,秦朔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更宏大的区域经济图景——云贵川与粤港澳的融合:“云贵川将来整个带动不可能只靠成渝,它需要出海口的带动,才能发挥更强的影响力,辐射东盟十国的广袤市场。
寥寥数语,广州的发展格局已让人回味良久。
03
没有什么是比人类的共同想象更浪漫的了。
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正因为有共同想象、协同合作的能力,我们才能创造出超大城市、载人飞船,治愈数百种疾病,锻造出不朽的戏剧和交响乐……
在“天籁思享荟”广州站上,现场嘉宾就与到访者一同畅想中国经济与广州城市的未来。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面对着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投资之前,要牢牢记住以下几点判断:
第一,全球货币政策会“收水”。股市、房市都会随之出现震荡,全球经济不具确定性;
第二,通胀是最核心的问题。从美国的CPI(消费通胀),到中国的PPI(工业通胀),通胀预期不容乐观;
第三,投资要力保安全,要相信专业知识。
秦朔同样支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强调,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应该坚持理性化、专业化、配置化的原则,平衡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这不是普通人简简单单就能做好的。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当前中国经济新周期的结构性特点已变:过去地产、基建“造富神话”已经不再,中国要在2035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就要将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上,去解决国家面临的“卡脖子”的问题,这是大逻辑的变化。
因此,未来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比重会提高,“大家未来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高歌猛进时代获得非理性的收获,但是可以稳中求进理性繁荣的收获。”
而对于占了中国家庭投资最大比重的房产来说,闭着眼睛买房子就能赚钱的时代结束了,但“房地产的时代没有结束,中国好城市的好房子仍然值得拥有”。
这其中,自然包括广州。
马光远一语道破:“广州的房价跟这个城市展现出来的实力是不相匹配的”;秦朔则进一步指出,处理好房价的问题,不让外来年轻人负担过大,对于广州的未来发展仍然很重要。
如何正确把握时代趋势,真正让自己的财富稳健增值,我们可以在专家学者的分享中学到许多。
自2004年国产以来,东风日产天籁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致力于为不断壮大的都市精英阶层带去充满品质与格调的驾乘感受,陪伴着他们一步步实现人生的进阶目标。与此同时,东风日产天籁积极携手国内顶尖财经媒体,倾力打造“天籁思享荟”,迅速成为连接财经领袖、知名学者、精英车主的高端思想互动平台。
今年以来,凤凰网财经峰会暨天籁思享荟已在北京、深圳、杭州、上海、广州五大城市陆续举办。五场大咖云集、精彩纷呈的投资观点对话,为广大投资者及天籁车主在疫情阴霾下扫清投资焦虑,厘清了投资思路。
未来,天籁思享荟还将继续为都市新精英们传递前瞻性的财经洞察和趋势解析,使其牢牢把握住变革之下的政策红利,在自我增值与进阶之中,纵享天籁人生。
04 结语
2021年的最后两个月充满了历史的隐喻。
比如当下最典型的一幕就发生在太平洋两岸,世界上最繁忙、最贵的航线两头:
美国一侧,因为等候卸货的船只太多,而港口的货场有限,港口的集装箱堆放从2层,增加到4层、6层,原本的秩序被彻底打破,运转的效率反而更低,过去30天就能运送到客户手中的货物,现在需要6个月。
而中国一侧的港口,5G和人工智能的加持下,一些港口根本不需要总统的命令就能实现24小时运转,没有装卸工人,只有无人吊车和无人货车在忙碌。
希望中国的经济参与者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谱写类似的故事。
眼下,每一个人要做的,就是洞悉趋势,做好准备,靠理性和定力,把握住2022年的新机遇。
Leave a Reply